1.八上科学作业本答案
选择题:ADACD CABBD CADCC
二:16.海洋水 陆地淡水 冰川水 地下淡水 海洋水 冰川水
17.氧气 氢气 氧元素和氢元素 18.增大 相等 密度 19.向上 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20.增大 不变 21. 2.5*10^4 22.不饱和 加溶剂 23. 溶质 溶剂 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无关系 24.盐水的密度增大,马铃薯只会上升不会下降 错误 25.常温下,苯甲酸的溶解度较小 温度高时,甲苯酸的溶解度增大 冷却 26.减小 等于 210.5 27. 1.9g/cm^3 28. 59.3cm^3 960.816g 29.超过 压坏地面,易出交通事故 30.物体越重,水面离0刻度线越远 7 10N
2.初二八上科学作业本答案
一、DDCADC
ADCD
二、11.绝缘 导体 并联 不会 混合
12.控制变量 电阻 电压
13.减小 电阻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14.串联 AP 变大 变小 变暗
15.铜 镍铬合金线
16.增大 变大
17.左 10 3
18. 图略
三、19.(1)伏安
(2)图略
(3)变大
20.(1)图略
(2)不成正比
(3)当u逐渐增大时,电阻在逐渐减小
21.①电源的电压超出了电阻的电压
②选择了一组规格相同的灯泡
③指根据一次测量数据
22.(1)阻值最大的位置
(2)B
(3)闭合开关,调节电阻器的划片,分别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比较每次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怎样变化的
(4)控制变量法
四、23. 解:I=1A
U=3V
R=U/I=3V/1A=3欧姆
答:略
24.(1)小
(2)下图
(3)110欧姆
(4)解:t=0℃ 查表得:R=250欧姆
I=U/R=6V/250欧姆=0.024A
I最大=0.6A
所以R最小=U/(I最大)=6V/0.6A=10欧姆
所以t=72℃
PS:不好意思,我图不会画,就都写图略了
下图
3.八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大气压强,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减少,1.0成10的5次方,106毫米,标准大气压,10n。
bad1).(用手)堵住笔芯的开口处(或密封),写一会字-----1分 如果笔迹变淡,直至不再显示笔迹,则与大气压有关---1分 否则,与大气压无关.----1分 (2).将笔尖向上写一会字----1分 如果笔迹变淡,直至不再显示笔迹,则与重力有关---1分 否则,与重力无关.----1分.解:(1)大气压产生的压力:F=pS=105Pa*3.14*(0.2m)2=12560N,一匹马产生的拉力:F拉=12560N8=1570N,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可知,一对马产生的拉力:F拉′=F拉=1570N;答:平均一对(左右各一匹)马产生的拉力为1570N.半球表面积较小(或半径小、或体积较小),产生的大气压力小.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006.00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故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Vh=206cm2≈ 3.33cm2=3.33*10−4m2(5)从实验结果看,测量结果小于一标准大气压,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橡皮帽密封不好、拉力和长度读数不准确等;拉动活塞时活塞和筒壁间有摩擦这会造成最终测量的结果偏大.,。
4.初二八上科学作业本答案
一、DDCADC ADCD二、11.绝缘 导体 并联 不会 混合 12.控制变量 电阻 电压 13.减小 电阻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14.串联 AP 变大 变小 变暗 15.铜 镍铬合金线 16.增大 变大 17.左 10 3 18. 图略三、19.(1)伏安 (2)图略 (3)变大 20.(1)图略 (2)不成正比 (3)当u逐渐增大时,电阻在逐渐减小 21.①电源的电压超出了电阻的电压 ②选择了一组规格相同的灯泡 ③指根据一次测量数据 22.(1)阻值最大的位置 (2)B (3)闭合开关,调节电阻器的划片,分别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比较每次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怎样变化的 (4)控制变量法四、23. 解:I=1A U=3V R=U/I=3V/1A=3欧姆 答:略 24.(1)小 (2)下图 (3)110欧姆 (4)解:t=0℃ 查表得:R=250欧姆 I=U/R=6V/250欧姆=0.024A I最大=0.6A 所以R最小=U/(I最大)=6V/0.6A=10欧姆 所以t=72℃PS:不好意思,我图不会画,就都写图略了下图。
5.8上科学作业本答案
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 1.导体 绝缘体 2.如钢尺、金属圆规等 如橡皮、塑料尺等 3.导体 导体 绝缘体 4.导体 5. 自由运动的电子 6. 电流的阻碍 R 欧姆 欧 Ω 千欧 兆欧 7. 1.963 0.001963 8.C 9.A 10.D 11.导电 金属片 图略 12.(1)银和铜 铜更适宜。
因为导电性能好,价格比银低得多。 (2)导电性能好的金属导热性能也好。
第4节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长度 横截面积 材料 增大 减小 超导 2.0.0175欧 忽略 3. 铜丝 铜丝电阻小 4.不同的 不同的 小 大 5.B 6.C 7.(1)AC (2)CD (3)BC 8.(1)1与4(2与5;3与6) (2)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3)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9.略 第5节 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 电阻线的长度 电流 2. A B B B端 变小 3.AP 变长 变大 变暗 BP 变短 变小 变大 变亮 4.c 5.B 6.A 7.略 8.(1)AB两个接线柱 (2)①串联 ②AC或BC接线柱。 ③阻值最大的位置 ④图略 (3)略 (4)阻值最大的位置 第6节 电压的测量 1.电压 电源 伏特 伏 V 千伏 毫伏 2.1.5伏 3伏 220伏 3.10-4 106 4.暗 亮 5.(1)电压表 并 3 2 0~3伏 0~15伏 (2)2伏 12.5伏 0.6伏 6.0~3伏 0~15伏 不能 7.D 8.B 9.B 10.B 11.略 12.2000~5333个 第7节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一) 1.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这段导体的电阻 实验 2.电压 电阻 电压 电阻两端的电压 电流 电阻 3.(1)略 (2)电压成正比 阻碍作用 成反比 4.0.32安 25欧 25欧 5.4.5安 6.6伏 7.10欧 8.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达75安,远远超出其量程,将损坏电流表。
9.85.7安 428倍 10.C (二) 1.A 2.(1) 电压表 电流表 伏安法 (2)电源 电压表 电流表 改变电流的大小 (3)略 (4)最大 最小 (5)增大 变亮 (6)0.5 4 8欧 (7)8.3 7.7 6.8 5.6 图略 (8)随电压而变化。 3.(1)CDEBFA (2)略 第8节 电路的连接 (一) 1.B 2.并联 串联 3.水流 通过A、B、C三处电流可能相等 4.A、B、C A、B、C 串 不同的小灯泡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5.(1)AB BC AC (2)略 (3)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 (4)2伏 6.一样大 7.(1)略 (2)1.5伏 (3)①② (4)灯L1、L2的电阻应不同 8.第二次测量中BC间电压读错了,应为1.6伏。
(二) 1.D 2.A 3.D 4.(1)略 (2)Ia=Ib=Ic (3)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0.2A 1A 5.O.22 0.25 6.能同时使用 7.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特点 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换另外两只不同的灯泡,重复实验,再做几次 4.5伏 4.5伏 复习题 1.D 2.D 3.C 4.A 5.D 6.C 7.A 8.D 9.C 10.D 11.绝缘 导体 并联 不会 串联 12.控制变量 电阻 电压 13.减小 温度升高,灯丝电阻增大 14.串联 AP 增大 减小 变暗 15.铜 镍铬合金 16.变大 变大 17.左 10 3 18.略 19.(1)伏安 (2)略 (3)变大 20.(1)略 (2)不成正比 (3)逐渐减小 21.该实验方案存在三个不足:①电源的电压超出了灯泡的电压;②只选择了一组规格相同的灯泡;③只根据一次测量数据得出结论的实验方法不恰当。改进措施:①选用2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或者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②应选用多组不同的灯泡做实验;③应分析多次测量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2.(1)电阻最大处 (2)B (3)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滑片,分别读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表的读数和相应电流表的读数,比较每次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怎样变化的 (4)控制变量 23.电阻为3Ω,电源的电压为3V 24.(1)小 (2)略 (3)110Ω (4)0.024A 72℃ 第6节 电压的测量 1.电压 电源 伏特 伏 V 千伏 毫伏 2.1.5伏 3伏 220伏 3.10-4 106 4.暗 亮 5.(1)电压表 并 3 2 0~3伏 0~15伏 (2)2伏 12.5伏 0.6伏 6.0~3伏 0~15伏 不能 7.D 8.B 9.B 10.B 11.略 12.2000~5333个 第7节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一) 1.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这段导体的电阻 实验 2.电压 电阻 电压 电阻两端的电压 电流 电阻 3.(1)略 (2)电压成正比 阻碍作用 成反比 4.0.32安 25欧 25欧 5.4.5安 6.6伏 7.10欧 8.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达75安,远远超出其量程,将损坏电流表。 9.85.7安 428倍 10.C (二) 1.A 2.(1) 电压表 电流表 伏安法 (2)电源 电压表 电流表 改变电流的大小 (3)略 (4)最大 最小 (5)增大 变亮 (6)0.5 4 8欧 (7)8.3 7.7 6.8 5.6 图略 (8)随电压而变化。
3.(1)CDEBFA (2)略 第8节 电路的连接 (一) 1.B 2.并联 串联 3.水流 通过A、B、C三处电流可能相等 4.A、B、C A、B、C 串 不同的小灯泡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5.(1)AB BC AC (2)略 (3)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 (4)2伏 6.一样大 7.(1)略 (2)1.5伏 (3)①② (4)灯L1、L2的电阻应不同 8.第二次测量中BC间电压读错了,应为1.6伏。 (二) 1.D 2.A 3.D 4.(1)略 (2)Ia=Ib=Ic (3)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0.2A 1A 5.O.22 0.25 6.能同时使用 7.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特点 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换另外两只不同的灯泡,重复实验,再做几次 4.5伏 4.5伏 复习题 1.D 2.D 3.C 4.A 5.D 6.C 7.A 8.D 9.C 10.D 11.绝缘 导体 并联 不会 串联 12.控制变量 电阻 电压 13.减小 温度升高,灯丝电阻增大 14.串联 AP 增大 减小 变暗 15.铜 镍铬合金 16.变大 变大 17.左 10 3 18.略 19.(1)伏安 (2)略 (3)变大 20.(1)略 (2)不成正比 (3)逐渐减小 21.该实验方案存在三个不足:①电源的电压超。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业辅导网 » 8级上册科学课时作业本参考答案(八上科学作业本答案)